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文章概述:在如今盛行的創新經濟氛圍中,最重要的不是機械工具、不是音樂電影,而是創客腦子中的那一道思維閃電。
從歷史的腳印,我們看以明確的看到20世紀的各種新發現和發明創造的巨大風采,感受到了它們帶給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突飛猛進的變化。現在,讓我們踩著21世紀的腳印,眺望未來這個幻想與現實同步、挑戰與機遇共存的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它需要我們做什么呢?
21世紀的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這種經濟直接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以英特爾公司生產的微處理器中集成的晶體管數為例,1971年“4004"型有2300個,1982年“286”型有134000個,到了1995年“奔騰”是310萬個,增長了近1350倍,而材料費用了不到它本身價值的2%。此外,90%多的價值是知識創造的。另外,知識經濟不僅改變著世界經濟結構,也改變著傳統觀念。在農業經濟時代,人們夢想占有土地;在工業經濟時代,人們希望擁有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強烈追求的是知識。知識創新成為未來社會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創新程度越高,知識價值也越高。
如今,知識經濟逐漸取代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工業經濟。同時,知識經濟也是創客發揮創新能力的前提。利用它,創客們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虛擬價值”。在如今盛行的創新經濟氛圍中,最重要的不是機械工具、不是音樂電影,而是創客腦子中的那一道思維閃電。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征之一具體表現在:首先,在新時代簡單的重復的勞動越來越少,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其二,知識經濟對創新的要求也不同于工業經濟社會的特點.即要求由“一次性創新”轉變為“連續性創新、由“單個創新”轉變為“系列創新”;由“個別專家創新”轉變為“全員(集體)創新”。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