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創造型學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主要是教育培養的結果。那么對創造型學生怎樣進行培養呢?
所謂心理自由的環境,就是要造成一種氣氛,消除對創造型學生進行創造思維的抑制因素,使他們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不迷信權威、敢說、敢干。所謂心理安全的環境,就是創造型學生提出的意見、新奇的念頭,別出心裁的設想、能受到老師、家長和班集體的重視、尊重、贊揚和鼓勵。心理自由與心理安全是密切聯系、互為條件的,心理自由是心理安全的結果,心理安全是心理自由的保證,凡創造型學生,都是有自主性和獨立性較強、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對事物的原因勤于探索等特點。
一個學生如果感覺到自己生活的環境能有心理自由和安全時,他就不怕發揮和表達他的發散性異常思維,能促進他的創造思維發展。相反處于不安全和心理不自由的環境中,他們的各種創造性設想也將被毀滅。當然給創造型學生創設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絕不是主張把學生引導到絕對自由的極端上去。對于他們的獨特見解,要保護,但是要注意引導,不能放任自流。
一般說來,教師比較喜歡分數高的學生,而不喜歡創造力強的學生,喜歡聽自己話的學生,而不喜歡不順從的學生,喜歡循規蹈矩的學生,而不喜歡時越常規的學生,以上教師不喜歡的東西正是創造型學生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培養創造型的學生,必須有創造型的教師。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