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鍵打印
發布時間:2015-06-04 09:14:19
瀏覽次數:
醫療領域中的3D打印技術應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其發展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期望,我們已經不用再等待幾年,這項技術正在醫療領域產生真正的影響。比如3D打印的器官模型已經被用來成功地完成一些精密的手術。一個又一個的醫療案例正在向世人展示,它對醫療領域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2014年10月下旬,荷蘭一家教學醫院的外科醫生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完成了一個只有三個月女嬰的復雜心臟手術。女嬰兩個心室之間天生就存在一個洞,這是一種被稱為“室間隔缺損”的復雜癥狀,需要手術才能確保生存。其次,女嬰的主動脈和肺動脈均被連接到右心室,而一般情況下主動脈需連到左側。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這都是一個絕對復雜的手術,女嬰的心臟僅僅只有3.5厘米大(比一顆普通的雞蛋還小),因此手術中醫生的任何一點點疏忽甚至時間拖延都足以致命。于是在荷蘭醫療史上頭一次,外科醫生3D打印了她的心臟模型,以便于他們提前為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整個手術在一分鐘之內完成。
首先,這個3D打印的心臟模型能夠讓醫生在打開孩子的胸腔之前決定:他們是否能將其恢復成普通的雙心室心臟,還是不得不把它變成單心室心臟?第一種是最好的結果,能夠保證孩子更好的生活質量和更長的壽命。 幸運的是,3D打印心臟模型使這個決策過程變得很簡單。女嬰的心臟外科醫生Mark Hazekamp教授說:“我一看就能夠立即確定,有可能將其恢復成普通的兩心室心臟”。
為了3D打印出心臟模型,外科醫生們使用了高速CT掃描儀。“過去,我們只能依靠回聲或在CT掃描單張照片進行評估,但3D模型把這個工作變得容易得多了。過去有時候,我們甚至只能在手術臺上做出選擇,因此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小兒心臟病醫生Arno Rust博士解釋說。
CT數據是醫院使用一種專門的高速CT掃描設備收集的,這種設備能夠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生成女嬰整個心臟的3D圖像。女嬰的心臟模型被在Seville的Valverde教授打印了出來,并被證明是非常有用的。 Roest 告訴記者:“看到Hazekamp教授把模型拿在手里仔細研究,我們感到非常踏實,因為他能很快知道將如何進行手術。”
手術在2014年10月下旬進行,而如今6個月大的女嬰生活得很好。Hazekamp教授最終幫助女嬰恢復了一個正常的雙心室心臟,并把主動脈移至它原本應該在的左心室。
這次手術非常成功,以至于醫院宣布將把3D打印器官模型擴大到更多的復雜手術。今年,他們期望將其應用到10到15例兒童和成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