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期美國推出了卡通大片《通靈男孩諾曼》(ParaNorman),劇中大量人物表情竟是由3D打印技術代勞。
《通靈男孩諾曼》屬于定格動畫片,本周在英國上映,這部卡通電影作品的完成離不開劇組人員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離不開4臺3D打印機的參與。
定格動畫是一種傳統的電影攝制方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其原理是將物體(比如)木偶以每幀不同的圖像連續播放,從而產生動態效果。
傳統的定格動畫都是使用黏土原料手工制作人物面部表情,而《通靈男孩諾曼》則是采用了3D打印技術來制作角色表情,電影制作人創建了一個包含8800個面部表情的素材庫,根據不同的排序最終生成了大概150萬個不同的角色面部表情。
制作方萊卡工作室早在2008年就在電影《鬼媽媽》中開始嘗試使用3D打印技術,劇中主角20萬個生動表情都是由3D打印實現的。
節省大量時間
英國阿德曼動畫公司(Aardman Animation)在《神奇海盜團》(The Pirates!)中采用了3D打印技術。斯塔福德郡大學(Staffordshire University)黏土動畫木偶制作課程主任Stuart Missinger表示,“所有造型都需要在電腦中建模,然后再打印出來,這是一種非常節約時間的制作方式?!?/span>
Missinger解釋道,“這意味著設計師可以直接從素材庫中進行挑選和混合人物表情素材。不過,設計師還需要對人物表情進行拼接,把嘴巴放入恰當的位置,創作出合適的角色表情。如果人物長有胡子,那么需要對拼接線模糊化處理,之后還需要后期處理?!?/span>
達里爾·瑪希(Daryl Marsh )是Missinger在斯塔福德郡大學的同事,也是該大學定格動畫專業的一名高級講師。他坦言,3D技術的使用與設計師的品位鑒賞力無關。他表示,“許多定格動畫都是手工制作,設計師可能更加青睞手工制作方式,不過,也會用到一些交叉領域的技術。嘗試之后就會覺得很方便。第一次嘗試可能會不習慣?!?/span>
打印原料
萊卡公司表示,電影《通靈男孩諾曼》耗費了3.77公噸打印原料。設計師們工作了整整572天才完工,從人物臉部的下眼瞼到下巴等具體部位都要一個一個打印出來。
布萊恩·麥克林(Brian McLean)是萊卡快速原型技術部門的一名創意總監,他表示,“打印原料中有超級黏合劑和粉末原料,還有液態樹脂,由多個3D打印機噴頭同時工作,把這種液態樹脂噴向水溶性粉劑材料,這就是整個打印流程的基礎。物體成型后就像是剛剛出爐的甜點,不過清理后不會留下殘渣。”
不過,3D打印有時候也會出錯,比如兩個人物角色擁抱場景就很難打,最終可能兩個人的臉打在一起。
麥克林表示,“當時因為其中一臺打印機出錯,導致其中一人的臉打在另一人臉部之上,之后我們就找到了解決方案。每當打印出錯,我們會想也許這些故障成品會有一種更酷的效果?!?/span>
很多人相信,新技術將會重塑傳統的定格動畫產業,麥克林也是其中之一。
他說,“3D打印技術是聯系電腦和定格動畫的橋梁。先用高新電腦技術建模,然后手工制作完成作品,似乎是一種不錯的結合方式?!?/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