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火的一個概念是工業4.0,這個概念火爆到讓李克強總理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刻意提到。工業4.0起源是德國,是德國政府提出的高科技戰略計劃。預計投資2億歐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宇實體系統及物聯網。本質上是萬物互聯概念下的智能制造業,“工業4.0”描繪的是一個通過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與有效溝通,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最終實現的其實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直連的狀態.
3D打印可以與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實現融合,實現制造的一體化模具制造,讓高端制造更趨于完美,3D打印未來將成為工業4.0領域高端制造的關鍵環節。
而創客作為最具創新價值的人群,未來也將成為工業4.0的領軍人物,不可否認的是,3D打印為創客進一步實現自己的創想提供了具體的可能與條件。
之后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工業4.0消滅淘寶只需要10年》,依據就是淘寶只是銷售渠道,認為從消費意義上來說,“工業4.0”就是一個將生產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全部編織在一起的大網,消費者只需用手機下單,網絡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并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在智能制造的基礎上,最終用戶和生產者直接關聯,不需要再依托銷售渠道,渠道將會消亡。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工業4.0變革的不是淘寶這種銷售渠道,而是傳統的規模化工業,類似富士康數十萬產業工人,集約化管理、標準化程序的工業。會將規模化工業拆解成一個個更小規模、更具個性化的小型生產。嚴格意義上這就是智能創客。創客的標準定義其實是未經最終確認的,有著多元化的理解,目前所說的中國創客也是不僅包含了“硬件再發明”的科技達人,還包括了軟件開發者、藝術家、設計師等諸多領域的優秀代表。工業4.0培育的就是一大批智能生產者,提供大到房屋、游艇,小到表帶、杯子等產品。
個體創客在工業4.0成為可能
工業4.0能夠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工業4.0的重大機遇就在于企業能夠保持小型化和全球化并存的能力,即能有手工匠人的原始,又有創新性,實現低成本的高技術。從小處開始,大處成長。最重要的是創造出世界需要但尚未了解的產品,雖然這樣的產品與舊模式的大眾經濟學可以說是格格不入,這才是創建,也是個體創客可能生發的基礎。
與其他的網絡概念O2O、P2P、游戲經濟等等不同,工業4.0基建于實體經濟。網絡經濟對我們非常重要,但卻不是必不可少。網絡游戲、在線社交、即時通信、在線資訊、在線支付……所有這一切已經重塑了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對他們產生了依賴,但這些看似不可或缺的東西,其實只是我們的慣性依賴。我們可以不需要網絡游戲,但不能擺脫大米;可以關掉網絡社交,但不能不穿衣服;網絡之外的實體經濟才是我們依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