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鍵打印
發布時間:2015-06-04 09:16:20
瀏覽次數:
文章概述:
摩擦就是創造的過程,
物理與數學的摩擦產生了計算機;
生物與化學的摩擦產生了基因工程;
PC和PC摩擦產生網絡;創客與創客聯盟的結合產生的讓創意變成真正的產品。
創造的能力是教育所無能為力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探索創造發生的過程,來發現創造賴以產生的條件。通過獲得這些條件,遵循創造發生的規律來獲得創造的能力。
創造產生于摩擦。這是對創造發生的瞬間、過程、條件的形象概括。這很像劃火柴,摩擦的瞬間產生火花并引發供燒,這與創造的發生何其的吻合與貼切!在摩擦這個現象中包含三個必要的條件。
摩擦產生的三個條件。一是對象間的距離。摩擦是兩個物體的碰撞。任何創造都有一個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困難、具體的矛盾,總之是一個具體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目的與現實、理想與存在之間的距離,距離是摩擦發生的根據。二是實踐。摩擦這一對矛盾是從實踐中來的,是實踐使問題、困難、矛盾得以產生,是實踐把矛盾的雙方—目標與現狀、理想與現實拉到了一起,使創造對象得以產生。三是思想。摩擦的動作是受思想的支配。有目的的實踐過程產生創造的對象,解決問題則要加思想的力量,是思想調動一切經驗和知識來解決向題。
摩擦是創造的過程。摩擦這個現象,形象地表現了創造的過程。產生摩擦的過程就是創造發生的過程。物理與數學的摩擦產生了計算機;生物與化學的摩擦產生了基因工程;冷氣流與熱氣流摩擦產生雨或甘;男人和女人摩
擦
產生新生命;工藝技術與質量功能要求的
摩
擦產生標準;PC和PC摩擦產生網絡;所以,創造產生于摩擦,沒有摩擦就沒有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