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成大事者做事的辦法是:拋棄盲目,學會創造!
奧斯本著的《你的創造力》和《應用想像力》鼓舞了成千上萬的人去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同樣重要的是,這些人已被激勵去從事積極的、建設性的行動,思考必須徹底地伴隨著行動。
奧斯本像許多創造性的思想家一樣,把一個本子和一支鉛筆作為心愛的勞動工具。他每想到一個觀念就把它記下來。他像其他有成就的偉人一樣,能花費時間從事思考、計劃和研究。
奧斯本道出一個明顯的真理,他說:“每個人都有一些創造力,但是大多數人沒有學會去應用它。”
由創造者的經驗得到證明,創造性的想法并不是有意識的思考,而是當意識不再想難題且在想其他事情的時候,像晴天霹靂般地自動產生。不過,開始時如果沒有用意識思考難題,創造性的思想也不會自動降臨。這些事實證明了一個結論:為了要接受“靈感”或“預感”,一個人必須對這個特殊的問題給予關注,或對尋求這特殊問題的解答,有極端的興趣。他必須在意識下加以思考,在這個問題上盡力收集所有的資料,并考慮所有可能的行動。最重要的,他必須有解決問題的熾熱欲望。但是,他在定義問題,想像需要的結果.并盡力收集資料與事實時,焦急、攀躁、優慮都是無濟于事的,只會阻礙到問題的解決。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對問題找不出答案時,他總是躺下來小憩片刻。達爾文告訴我們,當他寫《物種起源》時,用意識思考幾個月也想不出一個問題,其后,有一個直覺突然閃進腦際。他說:“我還記得,當我坐著馬車在路上走時,突然有一個令人興奮的問題的解答自動跑來找我?!绷_素說:“我發現,如果我要寫比較艱深的題目.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地加以構思,盡我所能地用幾個小時或幾天來構思,最后再命令自己不去想它,任它在暗地里自行滋長,幾個月后,當我再想到這個題目時,卻發現文章的內容已經全部完成了。以前我沒發現這個辦法,老是因為沒有進展有時連續優愁兒個月。優愁并不能解決問題,那幾個月的優愁等于白費。現在我可以將這幾個月用在其他的消遣上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