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文章概述:人的創造主體地位的確立,在西方是文藝復興運動所引起的人類創造觀革命的一個直接結果。
人的創造主體地位的確立,在西方是文藝復興運動所引起的人類創造觀革命的一個直接結果。
文藝復興時期,人的創造主體的地位得以確立。但是,人類的創造被普遍地認為僅存于藝術活動的領域,“創造者”幾乎是“天才”的代名詞,與普通人相距甚遠。而且,人們對于創造活動的機理有一種神秘感.不敢涉足其研究。
由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以新興的資產階級上層統治者為服務對象,他們關心的主要是治人之學而不是治物之學,加之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大都珍視希臘、羅馬的文化以及他們的政治經濟成就,言必稱希臘、羅馬,事必以希臘、羅馬為師,崇古之風日盛。而希臘、羅馬古籍中的自然科學極為有限,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自然科學受到了忽視,白然科學領域的創造活動也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正如美國著名創造學家威廉·戈登所說的:“19世紀,浪漫主義關于創造力性質的傳統觀念把重點放在美術和詩歌上,把它們看作僅有的創造事業,而且堅持個人天才的重要地位,以至于把人類所有的創造經驗都塞進個人黑牢。”
中國人木的創造觀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重倫理,這一點在儒家哲學里尤為突出。與西方哲學的“愛智慧”不同,中國文化極其注重“真善同一”和“仁智統一”。
將人倫視為創造性的核心內容,這對今天我們理解創造性的深刻內It 9和創造技法的本質是極富啟發意義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