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文章概述:從人類需求角度來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缺一不可。顯而易見,物質條件的滿足,離開了創造活動是無法實現的,人類自己的創造活動及其產品.維系著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換句話說.離開創造的人類生活就會失去物質基礎,沒有創造,人類就無法生存下去。創客聯盟-中國首家用3D打印的技術讓你的創意變成產品的平臺。
從人類需求角度來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缺一不可。顯而易見,物質條件的滿足,離開了創造活動是無法實現的,人類自己的創造活動及其產品.維系著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流。換句話說.離開創造的人類生活就會失去物質基礎,沒有創造,人類就無法生存下去。不僅如此,創造作為實踐活動的本質體現,已經觸人到人的生命活動之中,是人作為類存在的表征與象征,是人區別于動物的獨特本質。
同時,作為精神性存在物,人無法忍受無根的精神生活.意義生活、價值生活、形而上追求是人的終極追求。超越性的創造正是提升人的價值、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因為,創造體現著人的理想性、精神性、社會性的生活。人能從創造活動及其產品那里休驗著精神的愉悅、精神生活的滿足。正是在不斷的創造—愉悅—滿足的過程中,人們展示著自己生活的豐富多彩.人生活得有滋有味,人生念義與價值得到不斷的升華。貫穿西方哲學傳統而揮之不去的本體論哲學,“其宗旨就是為了試圖探究和尋求某種關于人類自身存在與發展的最終根據、標準和尺度,對人類的生命根基形成終極關切。
也就是說,西方本體論哲學就是對人的生活境界、生命之根的追求。這也正是兩千多年西方哲學宏大敘事的根源。現代西方哲學試圖摧毀哲學的形上特征,但其成效尚無定論。實際上,摧毀了哲學的形上特征,也就意味著撲滅了人對價值生活、意義生活的美好愿望與理想。而與此同時,現代西方生存論哲學的興起與備受關注,不能不說是對傳統本體論哲學的解讀,對人的生活價值、生活意義的重新追尋,也就是對創造的哲學理解。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